社團法人鐸德文教協會

DuoDe Cultural Educational Association

鐸德文教協會 推展品德教育:喚醒內省智慧,致良知 使此心光明;啟發人際智慧,人人心光明 彼此增輝;促進大同世界,心光交映 融入無量光。

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」其義涵為「正大光明學問之道在於:致良知 使此心光明,人人心光明 彼此增輝,心光交映 融入無量光」。

此義涵依據下述~

朱熹:「聖人所說底話,光明正大,須是先理會箇光明正大底綱領條目。且令自家心先正了,然後於天下之事先後緩急,自有次第,逐旋理會,道理自分明。」(《朱子語類.易九》卷七三)

孟子:「仁,人心也;義,人路也。舍其路而弗由,放其心而不知求,哀哉!人有雞犬放,則知求之;有放心,而不知求。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」(《孟子.告子上》)

孟子:「人之所不學而能者,其良能也。所不慮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孩提之童,無不知愛其親者;及其長也,無不知敬其兄也。親親,仁也;敬長,義也。無他,達之天下也。」(《孟子.盡心上》)

蕅益智旭:「王陽明超漢宋諸儒,直接孔顏心學,一生示人,唯有致良知三字,良知者,性德靈明之體,大學之所謂明德。」(《蕅益大師文選》)

王陽明於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(1529年1月9日)臨終之際,他身邊學生問他有何遺言,他說:「此心光明,亦復何言!」。

《易傳.乾文言》:「夫大人者,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」。

子曰:「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」(《論語.雍也》)《論語》中出現「仁」字的地方共110字,仁是孔子和弟子反覆探討的課題,孔子會針對不同的弟子與不同的時機來講述「仁」的真諦。

孔子曰:「大道之行也,與三代之英,丘未之逮也,而有志焉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。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,故人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;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。男有分,女有歸。貨惡其棄於地也,不必藏於己;力惡其不出於身也,不必為己。是故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外戶而不閉,是謂『大同』。」(《禮記.禮運篇》)